道路建設完成之后會有很多的車輛行人通行,長時間的使用難免會造成路面的損傷,諸如一些重量級的車輛路過長期以往很容易讓瀝青路面出現凹槽。我們應該怎么進行修復呢?
表面修復措施解決僅局限于路面上部的問題,通常在頂部50mm至100mm之內。這些問題通常與瀝青老化和由于熱力作用在表面產生裂縫有關。
瀝青覆蓋層
在現有表面上鋪設一層薄的(40–50 mm)熱拌瀝青覆蓋層。這是解決路面問題的簡單方法,因為完成工作所需的時間很短,對道路使用者的影響也很小。改性粘合劑經常用于瀝青中以提高性能,從而延長覆蓋層的使用壽命。現有表面的活動裂縫將通過新的覆蓋層快速反射,因此需要通過使用應力消除繃帶或進行修補來識別和解決。但是,重復疊加會增加路面高度,從而導致排水和通行問題。
這種方法去除了令人不快的瀝青開裂層,并用新鮮的熱拌瀝青替代,通常使用改性粘合劑。由于現代銑刨機的高生產能力,這一過程相對較快。這一問題隨著瀝青層的鋪設而消除,并保持了路面的平整度。
從現有路面上回收再生一層相對較薄(100 mm–150 mm)的瀝青材料。回收再生可以通過將碾碎的材料運輸到冷拌設備KMA220或使用2200 CR或WR 4200或3800CR就地進行。
修復以解決路面結構內的問題通常被視為長期解決方案。在解決結構問題時,應記住,是路面結構受到破壞,很少是結構內的材料。此外,通過加強結構對現有路面進行升級(例如,將現有碎石路升級為瀝青路標準),可以視為一種修復形式。
事實上,顆粒材料的致密化(或壓實)是一種改進形式,因為材料密度越高,強度特性越好。然而,致密化的結果和由此產生的變形會導致在覆蓋層中出現問題,特別是當這些層由粘合材料構成時。
通常,結構修復的目標應是大限度地提高現有路面的殘值。這意味著已經致密的材料不應受到干擾。交通的連續揉搓作用需要很多年才能達到這種狀態,在可能的情況下,應該利用這種高密度提供的好處。
當修復工作與需要對道路路線進行重大改變的升級工作相結合時,這通常是*方案。從本質上說,重建意味著“拋棄和重新開始”。在交通量較大的地方,通常在單獨的路線上建造一個新設施,從而避免交通便利問題。